新疆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之驻站企业实践分享 ——灌木团队从设计驱动传承到生产性保护实践

2016缘起

2016年,灌木文化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的牵头下,参与了新疆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的建设工作。

在工作站成立后的第一阶段,灌木围绕“让非遗走进当代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用自身的设计和产品研发优势,通过对新疆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的起源、历史及发展现状的深入研究,用3个月的时间研发并生产了300余款哈密刺绣相关的大众休闲生活用品。

包括刺绣耳机、抱枕、笔记本、冰箱贴等一系列具备当代审美特征并巧妙应用传统工艺的产品,这些产品与当代消费者生活息息相关,且不失民族特色,广受业界好评及消费者的喜爱。

新疆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之驻站企业实践分享 ——灌木团队从设计驱动传承到生产性保护实践

“哈密之绿”刺绣系列耳机

 2017探索

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内核是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因而自参与工作站建设工作的三年来,灌木始终坚持尊重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尊重其创造性表达的权利。

在此过程中,灌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传承人和设计师组队梳理哈密刺绣纹样,并形成《民族的符号》一书;同时依托传承人的图案创作形成卡德尔剪纸系列刺绣笔记本等产品;鼓励传承人群在完成刺绣笔记本、刺绣抱枕等订单时发挥创作力,同一款刺绣笔记本,由绣娘自主选择不同的局部刺绣纹样和配色。

随着《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发布和新疆哈密维吾尔族刺绣进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灌木开始思索如何解决大部分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存在的两个痛点问题——产品设计与品质生产。

在新疆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的实践中,灌木第一阶段致力于用设计驱动传承,进入第二阶段,正在努力探索提高整个哈密刺绣行业的制作水平、产品品质的方法。

那么,如何提升行业发展水平,提升传承人群的质量意识、精品意识、品牌意识和市场意识呢?仅仅依靠灌木自身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依托工作站这个平台,引入更多与我们志同道合的设计和品牌团队力量,用来自市场的订单需求驱动哈密刺绣的品质升级,生产性保护正是当下最合理的通路。

就灌木自身订单而言,创作应景儿系列插画、引入大量网红插画师作品资源探索更多自主刺绣笔记本产品的销售可能性;为中央电视台《乡土》栏目、腾讯动漫等品牌提供刺绣产品定制服务;尝试电商销售路径,与阿里巴巴匠仓、唯品会唯爱工坊项目合作共推哈密系列产品;并在绣娘订单不充足的情况下,提供一些灌木自主储备型订单。

2018推动

但我们知道,市场化经营才是最有效的途径。幸而,经过2017的探索与储备,2018年陆续迎来唯品会X依波手表项目王的手创合作项目,我们看到了真正意义上,探索实践生产性保护的可能。

2018年春天,灌木文化联合知名电商网站唯品会唯爱工坊项目组,带领知名手表品牌依波到新疆哈密实地考察,落实哈密刺绣手表产品研发与生产项目,这些产品即将进入唯品会线上销售渠道和依波手表在全国的3000余家线下门店。

这意味着哈密刺绣产品正式进入知名品牌订单系统,打入一二线大型商场的消费终端。机遇即挑战,品牌订单也意味着更高的品质要求。

2018年初夏,灌木文化再次带队,将淘宝网刺绣类热销品牌“王的手创”引入哈密,这次合作将包括两个部分:首先,“灌木文化”与“王的手创”联合推出哈密刺绣系列产品,第二,“王的手创”将为哈密绣娘提供持续稳定的市场订单。

来自市场的订单需求意味着绣娘必须能够胜任标准化订单,但是标准化与我们一直秉持的鼓励传承人群发挥创造力在某种程度上是相悖的,而且现阶段绣娘对标准化订单的理解和适应也相对较差,这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非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文化范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专门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作出部署,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虽然“非遗”的产业化发展一直颇具争议,但是,产业化发展是可持续的道路,走向大众化、规模化、标准化、精品化、品牌化是传统工艺作为一个行业真正传承与弘扬的必经之路。

在引入现代化的管理制度提升品质的同时,要始终秉持尊重传承人群的智慧、才艺和创造力,让传统工艺类产品具备高品质且不失手艺的温度。

为了让绣娘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接踵而至的订单需求,灌木带领“王的手创”团队来到哈密针对各村的优秀传承人群开展研习课程,勤劳的哈密绣娘学习热情特别高,原本预计25人的培训班,由于许多绣娘都带来了自己的邻居朋友,最后参加培训的实际人数超过了40人。

课上,“王的手创”团队分享了其产品设计理念及许多刺绣与设计的相关知识,在课程结束之后,绣娘们都不愿离开,希望能够学到更多新的技艺,胜任更多订单,由此也验证了订单与绣娘们的积极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一天的课程学习,绣娘们对标准化订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具体订单中,追求的是准确而不是自主创造更好的作品。期待未来,绣娘既可以绣出准确的订单,用勤劳的双手改善生活质量,并且在完成准确订单提高了技艺水平的业余生活中,用灵巧的双手创造更美的作品,让生活更美好。

除了依波手表、王的手创的引入,灌木同时还在企业自身擅长的动漫潮流行业探索哈密刺绣之于潮流手办玩具的应用可能性,拟于年内推出W.KONG哈密手偶系列产品、玩具花帽及民族服饰产品等。

新疆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之驻站企业实践分享 ——灌木团队从设计驱动传承到生产性保护实践
艺术家黎贯宇设计创作的W.Kong玩偶

 

从第一阶段以设计驱动传承到第二阶段的生产性保护实践,灌木围绕现阶段“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非遗保护与传承理念,尝试依托工作站平台,提供“创作、设计、制作、订单”于一体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团结更多志同道合的品牌与设计团队,为新疆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输入设计力量、订单需求。在灌木自身作为桥梁引入资源的同时,也将进一步整合当地的生产资源,成立手绣工坊,为部分绣娘提供稳定的收入,让绣娘们在更稳定的工作环境中,解决上一阶段中绣娘在自己家中刺绣订单品质不稳定的问题,为新疆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的工艺品质提供生产基础,使精准化订单在哈密成为可能。

让设计、市场订单需求和品质生产在哈密形成良性通路,为振兴传统工艺的探索略尽企业绵薄之力。以上即是新疆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之驻站企业灌木的实践分享——从设计驱动传承到生产性保护实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