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ject
哈密刺绣历史传统图案中蕴藏着西方艺术风格的流入及其影响和演变,主要以花木、昆虫、飞鸟和其它动物为主。图案题材丰富多彩,用色鲜明饱满,针法质朴凝重,给人以饱满充实的感觉,却又不失隽永庄重。 这些源于民间、源于生活,颇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民间图案,不仅承载着民族的文化、情感愿望和审美意识,也充分表现出哈密维吾尔族独特的民族情趣和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为了响应对非遗文化保护的号召以将其更好的传承下去,也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有机会接触并了解哈密刺绣的价值。灌木文化通过多次前往新疆实地考察与文化调研,并与当地绣娘及剪纸艺术家的沟通交流及互相学习,设计并生产了一系列融合传统刺绣与现代审美的文创产品。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馆区占地 65000平方米,馆藏文物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馆藏有品位高、价值广的珍贵文物37万余件。馆藏有品位高、价值广的珍贵文物37万余件。 馆藏文物皆有精美的艺术图案或动物纹样,姿态雄伟,大气磅礴,极具盛唐风采。 设计师基于博物馆文物图案原型,将其重新绘制,在保留图案原本的神韵的基础上,用高饱和度的颜色和粗犷的笔触赋予其新的美术风格,既不失古典美,也更易于被当代群众接受。 这一系列产品以新疆维吾尔族传统手工刺绣来呈现再设计过的传统图案,古人幻想中的吉祥之物在在民族文化的水乳交融之中,也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澄城刺绣是陕西省渭南澄城县传统刺绣技艺之一,其基本特征是针工细腻,颜色搭配和谐,并富有深刻的内涵。 澄城刺绣的题材和内容非常广泛。其中有神话传说、生活风情、动物花草等,其施针用线和配色不拘一格,以服务于各种主题需要,鲜艳强烈的色彩。 当地群众用象征的手法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体现了含蓄、淳厚的东方美学法则。澄城刺绣在长期的演变发展过程中,还创造了无数的奇花异草,这也是澄城刺绣最大的特色,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可与世界顶尖的艺术大师相媲美。 为了让更多消费者认识和了解到这极具魅力的民族传统艺术,灌木文化设计并生产了一系列融合澄城刺绣与现代审美的文创产品。
2017年10月13日,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驻山西忻州(静乐)传统工艺工作站正式成立,成为目前文化部重点支持下,在全国设立的第8个传统工艺工作站,灌木文化作为工作站签约设计团队深度参与工作。